- 1、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的测试题
- 2、我要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要答案
零溪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在学习的征途中,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过往努力的检验,更是向未来迈进的阶梯。提及“八年级物理试题”,不禁让人回想起那段既紧张又充满挑战的时光。物理,这门探索自然奥秘的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求知的心。八年级的物理试题,不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其逻辑思维、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策略的综合考量。
基础知识的巩固步入八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更为深入的物理概念,如力与运动、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等。这些试题首先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例如,一道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选择题,不仅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定律内容,还需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样的题目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而非死记硬背。逻辑思维的锻炼八年级物理试题中,不乏需要通过逻辑推理解决的题目。比如,通过分析物体在不同情境下的受力情况,推断其运动状态的变化。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物理模型,进行逻辑推导。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抽丝剥茧、逐步求解的能力。实验能力的考察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八年级物理试题中,常有结合实验情景的题目,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复述实验步骤,还要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类题目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问题解决策略的灵活应用面对实际物理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至关重要。八年级物理试题中,应用题和综合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合,要求学生能够识别问题核心,选取合适的物理公式或原理进行求解。这类题目鼓励学生跳出单一知识点的框架,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这类题目,学生学会了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部分,逐步攻克,展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的重要性。回望与展望
每一次面对八年级物理试题的挑战,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宝贵经历。它不仅仅是一次成绩的检验,更是一次自我认知和提升的机会。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思考,如何面对困难不退缩。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正如物理世界浩瀚无垠,八年级物理试题只是探索之旅的一个起点。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勇敢前行,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物理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基础,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明天。
八年级上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的测试题
光现象练习题(光的反射)
一、填空题:
1、光在 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年是 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 这个。(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日食的形成是因为 。发生日食时,是 的影子落在
4、用枪射击,当缺口、准星尖和目标这三点成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这是利用了
_的性质。
5、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6、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7、在距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站立一个人,这个人在镜中所成像与人的距离是_m,像的大小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的大小。
8、如图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是应用了光的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9、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0、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应等于 。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 。(填 “上升”、“下降”或“不变”)
12、请你做一做:将钟竖直在平面镜前,看看镜中钟的时针和分针与钟本身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
(1)如图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只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已知镜面与钟面相平行,则实际时间应是 。
(2)如图2所示如果是在写字台光滑的玻璃板上看到对 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实际时间又应是 。
二、选择题:
13、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
A.萤火虫和烛焰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电池和萤火虫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5、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16、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B.月光下的树影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电影
17、小明面向正南的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此时的时间大约是(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傍晚
18、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9、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2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21、潜水艇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所示,潜水艇里的观察员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进入观察员眼睛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90O B.60O C.45O D.30O
22、一个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23、雨后的操场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小明同学站在水洼前2米处,观看教学楼美丽的“倒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能在水中看到教学楼的像 B.他能在水中成像
C.他不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D.他不能在水中成像
2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三、探究实验题:
25、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 12˚ 22˚ 32˚ 42˚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26、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左图所示, 回答:
(1)图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上右图,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选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四、作图题:
27、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
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8、如图所示,l1为人射光线,l2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用作图法在图上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29、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和物体AB,现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30、(1)如图甲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2)如图乙,在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体AB,人眼在P处,那么至少在平面镜上遮住哪一部分,人眼就看不见发光体AB的像了。
我要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要答案
(上)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命卷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判断下列哪一个过程是属于物态变化过程 ( )
A、将铁块加热至100℃ B、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C、把大冰块锤成小冰块 D、冰雪熔化
2、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 )
A、m B、dm C、cm D、mm
3、质量是3.5×107mg的物体可能是 ( )
A、 一瓶罐头
B、一个小学生
C、 一头牛
D、 一包方便面
4、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右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5、纳米技术在研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 )
A、长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6、当把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先使温度计和水接触,后使温度计和冰块接触,那么温度计内水银升高的情况是 ( )
A、接触水时升的高 B、接触冰时升的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判断
7、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栓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C、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9、你所在的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10、根据密度公式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
B、铜的密度跟其体积成反比
C、铜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D、铜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其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11、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
A、500ml 10ml B、 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12、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
二、 填空题(23、24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1分)
13、医院中常用的温度计称为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到。它的最小刻度通常是。它在构造上有一设计精巧的缩口,因此,它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温度,但使用前应先__。
14、水的密度为_kg/m3,其单位读作_。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将一杯质量200g的水喝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密度是_ g/cm3。
15、制造飞机不用钢铁,而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的_比钢铁_。
16、热天扇扇子,_(填“能”、“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17、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 cm3,b的质量是50g,体积25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 kg/m3。
19、如图,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
在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
这是碘的_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杯拿下来,可看见瓶底
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_现象。
20、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2500卡路里热量、83g脂肪。60g蛋白质、25g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可以从糖中获取热量,从植物油中获取脂肪,从蛋白质粉末中得到蛋白质,从麸皮中获得纤维素,则一年大约需要137kg糖、30kg的植物油、21.5kg的蛋白质、9kg的纤维素。我们假设这些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那么,假设长大的你要到火星上旅游两年,则一共需要带__kg的食物。
21、去年冬季,福鼎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现象,“霜”的形成属于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高/低)。
22、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合金,是不同种的金属在熔化状态下熔合后得到的。下表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沸点/℃
2750
2595
2212
2707
5627
23、一个最多能装1kg水的瓶子,用它装硫酸最多能装__kg,它能装下1kg的煤油吗?答:__(填“能”、 “不能”)(已知硫酸的密度是1.8×103 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24、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
__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
__质量较大。
三、 阅读简答题:(共7分)
25、(2分)粘木料用的胶是在100℃左右的温度熬化的,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要用图中所示的两层锅,两层锅之间装着水,这样就不会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
答:_。
26、阅读与思考:
刚出锅的鸡蛋为什么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很烫手?过一会儿才觉得很烫手?
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明的水分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
蒸发是降低温度的好办法,当室温比人体的温度高的时候,人体向外散热主要是依靠蒸发的办法,人体每小时可以分泌一升的汗液,带走的热量大约是580千卡。也就是说可以使58kg的水温度下降10℃,所以一个人即使在面包炉里,只要不被直接烫伤也是能待一个短时间的。
人体对周围温度的感受和空气的湿度关系很大。冬天虽然屋子里的温度在25℃,脱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而同样的温度如果在夏天的话,会感觉热。这是由于冬天屋子里的空气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发得快,而夏天空气潮湿,蒸发过程缓慢,所以不觉得冷。
根据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 请你列举生活中蒸发吸热降低温度的例子:__(2分)
(2) 同样的温度,在冬天人会感觉冷,而在夏天却感觉热,为什么?
答:。(1分)
27、福鼎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
(1)_;(1分)
(2)_。(1分)
四、 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8、如下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cm。
29、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_同学读数正确,因为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同凹形液面的底 。
30、如右图是王兵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图中水的温度是_;
(2)他在观察水沸腾实验时,观察发现其中出现的四种现象。
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丙乙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