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导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西方经济学》试卷A姓名:一、名词解释(15’)1.需求: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3.公共物品:4.GDP:5.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40’)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

零溪考试网将给你介绍西方经济学试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你。以下关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卷A

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需求: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3.公共物品:

4.GDP:

5.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都正确

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

A.储蓄 B.税收 C.进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东红利 D.资本折旧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C.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D.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美元的汇率将 【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数K为多少?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经济学》试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据此确定产量,把该赚到的利润

都赚到,实现利润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4.GDP: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5.货币政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

和信用规模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

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C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B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B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D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D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都正确

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D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C 】

A.储蓄 B.税收 C. 出口 D. 进口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B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资本折旧 D. 股东红利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D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C.结构失业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 D.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C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美元的汇率将 【 B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B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数K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二, 由创新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

第三, 由风险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

第四, 追求利润使企业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

第五, 社会以利润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配置符合社会需要。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难以全面衡量经济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状况;

第三, 地下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说明是什么产品和劳务;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质量水平。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求高手帮忙解答

1、(2003年7月试题)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答案:已知Ed=0.15,P=1.2,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元),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5分)

提示:在计算弹性系数时,要注意两个公式:一个是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一个是用中点法计算的公式。

(Ed=0.15 P=1.20 Dq=0.1 Q=0.9

需求弹性系数Ed=Dq/Dp*P/Q

得Dp=0.89(元) P=1.20+0.89=2.19(元)

即价格上涨为2.19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

2、解:(1)劳动力人数= 就业人数 + 失业人数=1000 + 100=1100万人

(2)失业率=失业人数 / 劳动力人数=100 / 1100=0.0909=9.09%

西方经济学试题,帮忙解答一下。

解:

(1)Y=C+I

Y=100+0.8Y+150,Y=1250,即IS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00=L=0.2Y-2r,则:r=0.1Y-100这是LM曲线;

(2)均衡收入Y=1250;利率r=0.1*1250-100=25;投资不变为i=150

(3)新的LM曲线:220=0.2Y-2r,r=0.1Y-110

均衡收入Y=1250,利率r=0.1*1250-110=15,利率下降,均衡收入不变,投资不变仍为150;

(4)不存在挤出效应。因为本题中投资与利率无关。

注释:

第一,IS曲线可以是垂直的,当dI/dr→0时,即投资对利率毫不敏感,这在计划体制中是常见的;

第二,求解LM曲线的时,应当考虑货币的实际供给M/P,但是题目中没有P,就视为P=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ximeishi.com/chaxun/19541.html

2024陕西分数线、2024陕西分数线预估

高考360

零溪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

零溪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V

零溪考试网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3977 文章数
90116 评论数
984537 浏览数

标签列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