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溪考试网带你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准备,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 1、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
- 2、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A
零溪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

加里培林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在智力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包括:
1、感知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事物,还没有形成有意识的认知活动。
2、运动阶段:2岁到7岁左右,儿童逐渐掌握肢体动作,可以进行操作性活动,并从中获得新的认知经验。
3、操作阶段:7岁到12岁左右,儿童通过操纵对象进行实验、探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
4、意象阶段:12岁到15岁左右,青少年不再只满足于操纵外界事物,而是开始形成抽象思维,逐渐发展出像数学和科学那样的抽象概念。
5、形式操作阶段:15岁到成年期,个体逐渐能够根据联结和规律来探究新事物和新问题,并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技能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A
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原型定向。
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3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1、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即外化了的实践模式,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
2、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也就是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及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
扩展资料
智力技能作用
任何个体经验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经验的发生一方面需要有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有主体的对活动客体的反作用。仅有客体的影响没有主体的反作用,不足以产生个体经验。另外,智力技能是获得理性经验的重要手段,理性经验是智力技能的产物。
智力技能不仅对知识经验的获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问题解决的重要条件。问题解决必须是受目标指引的,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操作,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智力技能才能实现,比如,如何判断问题的性质,提出假设,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以及验算等,这些对问题的解决,起着直接的调节与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智力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技能形成